日本人工浮岛研发的活跃期是在1995年发生阪神大地震之后。如果采用人工浮岛建设,水生植物浮床,将与酥软地基或水深无关,能够在海面建设成耐震性较高的防灾基地。这也是人工浮岛研发的主要背景之一。
目前日本有三个原本供羽田海上机场实验用的小型人工浮岛,立体绿化,分别位于是静冈市清水湾的海上垂钓公园、兵库县南淡路市的“涡潮人工浮岛海上垂钓公园”和 三重县南伊势町的“熊野滩海上公园”。
抢险处置
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调集静冈市的人工浮岛,湖州水生植物,用以转移福岛*1核电站的低放射性污水。静冈浮岛功能示意图该人工浮岛原本在静冈市清水港作为海钓设施使用。其长约136米,水生植物,宽约46米,高约3米,内部有很多水池,可容纳约1万吨水。
人工浮岛是人工岛的一种,可漂浮于水面或者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拓展空间。太平洋低洼岛国基里巴斯面临着**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威胁。该国岛民很绝望,他们愿意考虑一些激进的选择以挽救自己的国家不被浪潮的吞食。